紅茶暖意
紅茶暖意
對紅茶的喜愛起始於一家葉門餐館。餐館裝潢普通,侍應生的服務也頗為隨意,但顧客幾乎都是中東樣貌的男女,憑此一點,我對這家餐館就充滿期待。點完菜,我到櫃檯角落去取茶。茶水裝在一個電保溫水筒裡,旁邊一櫃塑料水杯,還有一盒牛奶。我接了一杯清亮的玫瑰色紅茶,沒放牛奶,小心翼翼端到桌上。
只一口我就傾倒了,那複合口味的甜茶色味令我驚艷,卻又充滿溫厚平和的關懷和親密;猜不到裡面放了些什麼,卻能感受到煮茶人一樣樣往裡添加香料時的心意。再去葉門餐館惦記的不是它的羊肉和麵餅,而是首先直奔紅茶,一茶在手,再慢慢點菜。後來,當我喝了印度餐館的奶茶後,更對紅茶另眼相看。
在印度餐館,飯菜差不多吃完了,茶才端上來。女侍應兩手捧著一個白色的瓷杯,上面倒扣著一隻小小的白瓷盤,隨著她的腳步,杯與盤輕輕撞擊,發出細碎的「鏗鏗」聲。紅茶滾燙時味道最好,蓋嚴茶杯可減少香味與熱度的流失,而印度餐館用的是盤子而不是茶杯蓋,讓人有了一些特別的期待。
牛奶煮出的印度甜紅茶馥郁醇厚,茶香與奶香纏綿融合,隱隱夾雜著姜的鮮辣味。我本來已經飽了,喝著紅茶忽然有點捨不得離開,生出再叫一杯的衝動。
第二次去印度餐館喝茶後,我下決心要自己在家做紅茶。查找了中東茶、葉門茶、亞丁(葉門古城)茶、阿拉伯茶、埃及茶、摩洛哥茶、印度茶等各種茶的做法後,算是瞭解了烹煮紅茶的訣竅。不得不承認,奶茶是紅茶最恰當的存在,牛奶可以消減紅茶的苦澀,讓各種香料有所依托。
以前偶爾做奶茶都是泡好了茶再加牛奶,犯了程序上的錯誤,奶與茶並未達到水乳交融的境界。正宗的奶茶是將牛奶以小火煮到溫熱,放入紅茶包,邊煮邊攪拌,直到牛奶變色,茶香溢出。這時要加入肉桂粉
也就是磨成粉的桂皮——我們用它來燒肉、滷肉,美國人用它來烤麵包、蛋糕,穆斯林用它來煮茶。肉桂粉味道 濃重,最好以對待黃金粉那樣吝惜的心情一點點添加,以免加過量造成喧賓奪主。
印度紅茶中還有一樣特殊香料,那就是我前所未聞的小豆蔻(Cardamom)。為了買它,我專門跑了一趟中東特產店撒哈蒂斯。想不到小豆蔻粉身價不菲,一磅要三十八美元,作為比較,可參考其他香料的價格:白胡椒十四美元/磅,五香粉十一美元/磅。幸好,用來煮茶所費不多,特產店也都是小包裝,一小盒小豆蔻不過三、四元。
加入小豆蔻粉後,攪拌著再加入薑汁和糖,倒在杯裡就是一杯香氣搖曳的紅茶。我的紅茶雖然不如餐館的,喝下去還是可口可心、暖意縈懷。愛情有甜蜜也有苦澀,食物給我們的永遠都是溫暖和慰藉。
張幸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